360的周鸿祎曾说他“不喜欢为钱而工作的员工,但一定要给员工好的经济回报”,这话的悖论在哪儿? 就一点:一家企业有什么资格要求员工不为个人发展而只靠使命感支撑呢?每个人都希望做既有意义、又有情怀的工作,但前提是有合理回报,马云早年确实忽悠了一些人拿很少的钱跟他一起创业,但那是有缜密的商业规划和远期财富故事做背书的,我不认为其中有人是纯粹被忽悠过去的。且市面上主要的互联网内容平台,主要的商业模式都是PGC。我一般会毫不留情地对他丢狠话,连打工都打不好的人,创业是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命运的,只会让你更穷更苦,创业是属于强者的游戏,是玩命的冒险历程,你每天都要经受生与死的考验。
碎片化的信息让人们不得不依靠标签进行快速理解,精炼的标签又可以更好地被接受者进行主动传播。
然而,喧哗与躁动之中,过去的一年,文娱产业仅仅是在“过山车”上自嗨了一把,大面积收割并未到来。
刘邵希
如果你希望在接下来五年,或者终其一生成为中国的Salesforce,下一个滴滴,美团……等估值百亿的公司,这是合理的逻辑。 李丰:与以前的媒体相比,你现在在变现的过程中,用户买你的服务占多大比例? 李翔:应该蛮大的。